最新研究显示,实现《巴黎气候协议》(Paris Agreement)的全球气候变暖应对目标,可确保全球数百万吨的年渔业捕捞量,也能确保数十亿美元的渔民和其他渔业工人收入以及家庭海产品消费。
该研究发布于《科学前沿》(Science Advances)。该研究将《巴黎气候协议》(Paris Agreement)下温度升高1.5摄氏度对生态以及经济的影响与目前不采取任何应对措施下温度升高3.5摄氏度带来的影响进行对比。研究人员发现,实现《巴黎气候协定》气候变暖应对目标可使75%的海洋国家获益,其中获益最大的是发展中国家。
该研究报告的第一作者是拉希德·苏迈拉(Rashid Sumaila),他是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海洋与渔业研究所和公共政策与全球事务学院的教授也是该校渔业经济学研究部主任。他认为:“实现《巴黎气候协定》目标可为全球渔民每年增收46亿美元,海鲜工人增收37亿美元,减少家庭海鲜消费支出54亿美元。”他还说:“基里巴斯(Kiribati)、马尔代夫(Maldives)和印度尼西亚(Indonesia)等发展中国家的渔业产业将获得最大的收益。因为气候变暖,这些国家面临的风险最大,他们最依赖渔业来确保粮食安全、收入和就业。”
研究还发现,根据《巴黎气候协定》,渔业收益最大的鱼类种群的生物量每年将增长6.5%,其中发展中国家将平均增长8.4%,发达国家则略微下降0.4%。
“一方面,不断增长的鱼类种群生物量和不断增长的海洋生产力意味着不断增长的捕捞潜力。所以,除欧洲外,所有国家都将从《巴黎气候协定》获益”,特拉威斯·泰(Travis Tai)这样说。他是该研究报告的作者之一,也是海洋与渔业研究所的博士生,他还认为,“另一方面,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更多的鱼类种群将向两极迁移,因此包括北欧以找到冷水栖息地在内的国家和地区可以坐等渔业产量的增长。如果我们放缓全球变暖的进程,北欧国家的渔业产量则不会大幅增长,但他们的损失会从上涨的鱼价中得到弥补。”
例如,俄罗斯的渔业捕捞量将下降25%,因为相比于3.5摄氏度的升温结果,1.5摄氏度的升温目标会导致青鳕和鳕鱼生物量下降。
“但是受价格效应的影响,预计海产品价格将上涨19%,因此俄罗斯渔民收入略微下降,下降幅度不会超过2%”,该研究报告的共同作者张威廉(William Cheung)如此说道。张威廉是海洋与渔业研究所副教授也是日本基金会—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Nereus项目科学部主任(UBC Nereus Program),他继续说道,“相反,对于美国而言,由于受到价格影响,预计捕捞收益将下降8%,但捕捞潜力将增加21%。”
在全球范围,海洋渔业产业提供了近2.6亿全职或兼职的工作岗位,而这些工作岗位大多数在发展中国家,海产品仍然是这些国家的主要出口商品。
“为了使海洋渔业产业持续提供这些工作岗位,并使人类实现粮食自给,满足人类福祉,我们必须保证海产品的稳定供应”,苏迈拉这样说道,“未来,我们要确保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但我们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我们还需适应当前的气候变化影响,努力实现《巴黎气候协定》目标,这些对于全球海洋渔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研究报告来源:
U. Rashid Sumaila, Travis C. Tai, Vicky W. Y. Lam, William W. L. Cheung, Megan Bailey, Andrés M. Cisneros-Montemayor, Oai Li Chen, and Sumeet S. Gulati. Benefits of the Paris Agreement to ocean life, economies, and people. Science Advances, 2019 DOI: 10.1126/sciadv.aau3855
编译:童俊
校审:杨德民、邹磊磊
新闻来源:ScienceDaily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