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周的《科学》(Science )杂志上,由10名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发表了一篇文章,呼吁对南极洲南大洋的渔业进行保护性限制,因为目前的捕捞水平和气候变化正在破坏南大洋具有全球重要性的多样化生态系统,并且造成的损失十分令人担忧。
文章的第一作者兼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CU Boulder)环境研究专业的助理教授桑德拉·布鲁克斯(Cassandra Brooks)说:“我们需要关注到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当下捕捞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气候变化带来的严峻威胁。鉴于南大洋的巨大全球价值,我们必须立即采用更先进的空间管理工具,并考虑保持当下捕捞水平将带来的所有价值,并权衡利弊。”
南极洲周围广阔的南大洋约占全球海洋面积的10%,在全球气候调节和碳储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全球仅剩的最健康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南大洋是由鱼类、鲸鱼、海豹、鸟类、无脊椎动物和微生物组成的多样化海洋生态系统的家园,其中许多动物在季节性迁徙期间十分依赖南大洋可以提供给它们的资源。
南极犬牙鱼(Antarctic toothfish)通常以智利海鲈鱼(Chilean Sea Bass)的名称出售给高端餐厅,磷虾(krill)则用作鱼粉和鱼油补充剂的原料。南极犬牙鱼和磷虾的商业捕捞分别威胁到南大洋食物链的最顶断和最底端。作者认为,以目前的捕捞水平继续进行捕捞作业将危及南大洋海洋生态系统,还将持续破坏其可持续发展,然而只有少数富裕国家能从中南极犬牙鱼和磷虾渔业中获益,而且这两种渔业对全球粮食安全的贡献也很小。
南极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委员会(CCAMLR: The Commiss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Antarctic Marine Living Resources)是南极条约体系下所成立的负责管理南大洋海洋资源的组织,其目标是确保捕捞不会对南极地区造成伤害。此外,CCAMLR正式设立了罗斯海海洋保护区(Ross Sea region Marine Protected Area,MPA),这是全球最大的海洋保护区(面积60万平方英里),位于南大洋,到2052年禁止在保护区开展商业捕捞。
南CCAMLR于2022年10月24日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首府霍巴特(Hobart, Tasmania, Australia)召开为期两周的年度会议,成员国科学顾问和外交官出席,这是该委员会自2019年以来的第一次线下会议。而这篇有数据支撑的评论文章发布于会议举行的前几天。
“这对CCAMLR来说是一个关键时刻,”布鲁克斯说。“他们在2016年通过了罗斯海海洋保护提案,显示了巨大的领导力。现在,他们可以再次展现其领导力。”
这篇文章也是在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United Nations Decade of Ocean Scienc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期间出版的,该十年支持对海洋对环境和人为压力的反应进行科学观察和研究,并作为可持续发展决策的基础。
由于磷虾捕捞限额在各个渔区的预防性临时分配将在2022年后到期,南大洋最丰富和最重要的生物也将面临风险。作者强调,不应允许利用捕捞获取短期收益。相反,该地区的资源、风景和利益应该为今世和后代保留下去——而这已经受到来自气候变化的威胁。
布鲁克斯说:“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持续的气候危机中,目前的捕捞水平正在危害南大洋的生态系统,所以CCAMLR现在有极大责任采取养护行动。”
编译:王思源、张仲杰(Hugo Zhang)
审校:邹磊磊
来源网站:ScienceDaily 网